銷售偽劣農資致小麥死苗減產,兩人被刑拘
近日,平度市公安局萬家派出所會同蓼蘭派出所、食藥環(huán)偵大隊經過縝密偵查,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偽劣農藥案,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,并積極協調幫助受害農戶挽回經濟損失。7月20日上午,經銷商紀女士代表受損農戶送來一面繡有“秉公執(zhí)法一心為民”的錦旗,表達對平度警方的謝意。
今年6月份,正值小麥收獲季節(jié),蓼蘭鎮(zhèn)部分農戶種植的小麥卻出現死苗減產現象,經過農業(yè)等技術部門鑒定,確認農戶使用的化肥有問題。平度警方接到報案后,迅速組織民警開展工作。經查,去年9月份,農藥銷售商紀女士從某公司購進復合肥850袋共計34噸,零售給蓼蘭等地34戶農民用于小麥種植。農戶使用后出現缺苗、死苗現象,致使小麥部分減產減收,經濟損失一百余萬元。
經檢測分析,該復合肥含有除草劑成分,涉嫌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。6月27日,平度警方依法立案偵查。7月12日,將涉案人員王某等2人抓獲并刑事拘留,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中。
辦案期間,平度警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本著為農戶挽回經濟損失的原則,積極工作溝通,為受損農戶追回經濟損失130余萬元。
警方提示:
平度警方在此提醒廣大農民群眾,購買農資時注意五點:
一、要看經營者有無營業(yè)執(zhí)照。正規(guī)農資公司、商店、連鎖店都有營業(yè)執(zhí)照和相關的許可證,并懸掛在明顯處。
二、要看經營者有無規(guī)范的進貨臺賬。正規(guī)的農資公司、商店、連鎖店都有進貨臺賬,進貨渠道正規(guī),農資質量有保障。
三、購買農資時,一定要索要信譽卡或發(fā)票,看自己所購物品的日期、名稱、數量、價格等主要項目是否填寫清楚,并留存信譽卡或發(fā)票。
四、仔細查看產品的外包裝、商標,看是否有廠名、廠址、合格證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使用說明等。正規(guī)合格的農資商品使用的包裝印刷字跡清楚、包裝物整齊耐用且封口嚴實,包裝內附有產品合格證。
五、在使用農資時,要仔細看商品使用說明書,按照說明書要求操作。在使用農藥、化肥等農資的時候,注意留下樣本和包裝物或商標標簽,并妥善保管。
農民群眾一旦買到假劣農資要及時維權,應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投訴,涉嫌違法犯罪的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。
近日,平度市公安局萬家派出所會同蓼蘭派出所、食藥環(huán)偵大隊經過縝密偵查,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偽劣農藥案,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,并積極協調幫助受害農戶挽回經濟損失。7月20日上午,經銷商紀女士代表受損農戶送來一面繡有“秉公執(zhí)法一心為民”的錦旗,表達對平度警方的謝意。
今年6月份,正值小麥收獲季節(jié),蓼蘭鎮(zhèn)部分農戶種植的小麥卻出現死苗減產現象,經過農業(yè)等技術部門鑒定,確認農戶使用的化肥有問題。平度警方接到報案后,迅速組織民警開展工作。經查,去年9月份,農藥銷售商紀女士從某公司購進復合肥850袋共計34噸,零售給蓼蘭等地34戶農民用于小麥種植。農戶使用后出現缺苗、死苗現象,致使小麥部分減產減收,經濟損失一百余萬元。
經檢測分析,該復合肥含有除草劑成分,涉嫌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。6月27日,平度警方依法立案偵查。7月12日,將涉案人員王某等2人抓獲并刑事拘留,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中。
辦案期間,平度警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本著為農戶挽回經濟損失的原則,積極工作溝通,為受損農戶追回經濟損失130余萬元。
警方提示:
平度警方在此提醒廣大農民群眾,購買農資時注意五點:
一、要看經營者有無營業(yè)執(zhí)照。正規(guī)農資公司、商店、連鎖店都有營業(yè)執(zhí)照和相關的許可證,并懸掛在明顯處。
二、要看經營者有無規(guī)范的進貨臺賬。正規(guī)的農資公司、商店、連鎖店都有進貨臺賬,進貨渠道正規(guī),農資質量有保障。
三、購買農資時,一定要索要信譽卡或發(fā)票,看自己所購物品的日期、名稱、數量、價格等主要項目是否填寫清楚,并留存信譽卡或發(fā)票。
四、仔細查看產品的外包裝、商標,看是否有廠名、廠址、合格證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使用說明等。正規(guī)合格的農資商品使用的包裝印刷字跡清楚、包裝物整齊耐用且封口嚴實,包裝內附有產品合格證。
五、在使用農資時,要仔細看商品使用說明書,按照說明書要求操作。在使用農藥、化肥等農資的時候,注意留下樣本和包裝物或商標標簽,并妥善保管。
農民群眾一旦買到假劣農資要及時維權,應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投訴,涉嫌違法犯罪的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。
- 重慶渝北:政企聯動重拳整治假劣肉制品 (2025-05-16)
- 讓假劣食品無所遁形金湖深入推進專項整治行動走深走實(2025-05-15)
- 崇左江州嚴查制售假劣肉制品(2025-05-15)
- 農村假冒偽劣食品 三舉措整治見成效(2025-05-14)
- 你拍我查嚴管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(2025-05-1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