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性看待情感消費警惕“玄學智商稅”
近期,知名大學湖水等商品在部分購物平臺進行標價售賣,此類商品不僅價格虛高,且宣傳內容包含“對多種植物生長具有神奇效果”“每日凝視能提振精神、激發(fā)智慧、EQ飆升”等表述。對此,北京市消費者協(xié)會日前發(fā)布消費提示,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“玄學智商稅”,網(wǎng)上所宣稱的“神奇特效”純屬賣家編造。
消費者不要輕信“神奇功效”。宣稱具備神奇效果的商品均為普通物品,并無特殊功效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慰藉,商家利用消費者對于此類物品背后所承載的文化象征、社會認同等因素擅自將公共資源轉化為商品,通過刻意炒作、誘導消費的方式牟取利益,消費者要理性衡量情感消費,確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。
不要購買“侵權資源”。對涉及“名校水”等公共資源的商品,消費者要提高警惕,充分考慮資源歸屬問題,如發(fā)現(xiàn)此類情況要及時向交易平臺或權益主體進行舉報。
購買時不要泄露個人隱私。如遇經(jīng)營者索要身份證號、電話號碼、家庭住址等信息,消費者須立即終止消費行為,不泄露任何個人信息。
近期,知名大學湖水等商品在部分購物平臺進行標價售賣,此類商品不僅價格虛高,且宣傳內容包含“對多種植物生長具有神奇效果”“每日凝視能提振精神、激發(fā)智慧、EQ飆升”等表述。對此,北京市消費者協(xié)會日前發(fā)布消費提示,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“玄學智商稅”,網(wǎng)上所宣稱的“神奇特效”純屬賣家編造。
消費者不要輕信“神奇功效”。宣稱具備神奇效果的商品均為普通物品,并無特殊功效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慰藉,商家利用消費者對于此類物品背后所承載的文化象征、社會認同等因素擅自將公共資源轉化為商品,通過刻意炒作、誘導消費的方式牟取利益,消費者要理性衡量情感消費,確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。
不要購買“侵權資源”。對涉及“名校水”等公共資源的商品,消費者要提高警惕,充分考慮資源歸屬問題,如發(fā)現(xiàn)此類情況要及時向交易平臺或權益主體進行舉報。
購買時不要泄露個人隱私。如遇經(jīng)營者索要身份證號、電話號碼、家庭住址等信息,消費者須立即終止消費行為,不泄露任何個人信息。
- 直播間保健品“猜謎式”營銷亂象被曝光(2025-09-15)
- 南京8月汽車消費投訴達531件新能源電池續(xù)航虛標、燃油車核心部件故障成投訴熱點(2025-09-10)
- 吃糖導致糖尿???專家解讀“甜蜜”流言(2025-09-09)
- 山東省消協(xié)聯(lián)合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發(fā)布染發(fā)劑消費提示“美容院專售”染發(fā)劑不可信…(2025-09-05)
- 上海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公布監(jiān)督抽查結果10批次定配眼鏡不合格 (2025-09-05)